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分析>>调查分析>>市队分析
稳粮生产不放松 高质量发展需聚力——2020年湖州市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日期:2021-01-27作者:

按照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湖州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通过增加单季晚稻面积、扩种早稻等途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推广应用高产良种和“稻虾共养”等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政策惠农和产业链延伸,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为十三五收官年守稳民生底线夯实了基础。

一、2020年湖州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1.全年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核定,2020年湖州市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18.66万亩,较2019年增加0.75万亩,总产量52.51万吨,增加0.61万吨,全年粮食平均单产442.51公斤/亩,增加2.36公斤/亩,在2019年基础上实现三增,同比分别增长0.6%1.2%0.5%。从分品种来看,稻谷种植面积77.18万亩、产量39.79万吨;小麦种植面积18.96万亩,产量5.97万吨;豆类种植面积10.47万亩,产量2.27万吨;薯类种植面积6.89万亩、产量2.75万吨(折干后计算)。

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国际粮食出口政策收紧影响,湖州市委、市政府加大复垦复种力度,如德清县通过小地块旱粮种植增加粮食面积2000亩;整合粮食生产有关补贴政策,如市辖区将规模种粮补贴提高到310/亩;严格执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稻和小麦基本实现订单应收尽收,优质稻谷的订单规模扩大,地方储备粮轮换补库落实晚稻订单粮6.68万吨,增加1倍多;种粮贷款贴息政策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优化,如长兴县对稻麦复种面积或一季旱粮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粮主体给予3%的贷款贴息,南浔区新推出的稻谷价格指数保险,这些利好政策为全年粮食丰产保驾护航。

2.各区县增减不一,呈现“主粮增、杂粮减”趋势。

从分区县情况来看,与2019年相比,各区县粮食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呈现增长不一的趋势,具体为:吴兴区受新成立划转南太湖新区影响,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2.9%5.8%,其他四个区县面积和产量均有所上升,且呈现“主粮增、杂粮减”的趋势,主要谷物(大小麦、早稻、单季晚稻)面积和产量分别比2019年增长2.6%1.7%,豆类(大豆、其他豆类)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14.2%9.2%,薯类(马铃薯、甘薯)面积下降1.8%,产量增加2.4%,这与疫情年份,各区县狠抓粮食安全,积极保障基本口粮供应努力是分不开的。

 

2020年湖州市分区县粮食面积(万亩)

行政区

全年粮食

谷物

一季晚稻

豆类

薯类

吴兴区

17.61

11.42

11.32

1.34

1.32

南浔区

22.75

18.64

18.64

0.92

0.78

德清县

11.18

 6.31

 6.10

1.29

1.00

长兴县

46.14

27.82

27.40

5.18

2.54

安吉县

20.98

13.56

13.30

1.76

1.25

 

 

2020年湖州市分区县粮食产量(万吨)

行政区

全年粮食

谷物

一季晚稻

豆类

薯类

吴兴区

 8.10

 6.09

 6.06

0.29

0.55

南浔区

11.24

 9.92

 9.91

0.21

0.32

德清县

 4.79

 3.33

 3.26

0.29

0.39

长兴县

20.23

14.55

14.41

1.14

1.01

安吉县

 8.15

 6.08

 6.00

0.34

0.47

3. 夏粮增产奠定全年丰收基础。

2019年秋冬天气以晴朗为主,2020年春季气温较住年偏高,春耕备耕提早,3月份虽有几次寒潮但影响有限,加之4-5月份雨水较少,有利于小麦杨花生长,且夏粮病虫害比例比往年有所下降50%以上,特别是“赤霉病”发病率低于5%,小麦单产情况好于正常年份,优质品种增产显著,如长兴县一户种植扬麦25号,地头单产可达650公斤/亩,以小麦为主的夏粮播种面积22.04万亩,同比增长14.2%,单产301.21公斤/亩,增长12.9%,产量6.64万吨,增长28.7%,在单季晚稻单产下降2.6%的不利情况下,依然实现了全年粮食平均单产的提高。

4.单季晚稻面积产量单产“一增两降”。

2020年单季晚稻依然是湖州粮食生产的主力,面积和产量占全年粮食比重分别为64.5%75.5%,平均单产516.48公斤/亩,高于豆类、薯类平均单产的216.87公斤/亩、398.72公斤/亩,但相比于2019年,单季晚稻面积产量单产呈现“一增两降”,分别为面积增长1.2%、产量下降1.4%、单产下降2.6%。单季晚稻产量下降主要受自然条件限制,2020湖州市529日入梅,718日出梅,梅期达50天,梅雨期全市面雨量为728.6毫米,梅雨时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长,梅雨雨量第二大,造成湖州东部平原河网普遍超警,水库山塘高位运行,日照显著偏少等特点,梅雨期间日平均日照时数仅1.8小时,受此影响,单季水稻夏播延迟,病虫害较往年偏重,长势不佳,田间管护难度大,入户访问单产和实割实测单产均低于2019年。

二、2021年粮食生产基本面向好

1.农户秋冬播种植意向提高。

20209月开展的国家县秋冬播种植意向调查显示,农户秋冬播种植意向上升明显,抽中的380户农户实际经营耕地面积8387.0亩,同比增长13.5%。秋冬播种植面积6122.3亩,增长33.5%,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5628.3亩,增长幅度37.5%,油菜籽418.9亩,同比增长11.0%

2020年湖州秋冬种植意向调查情况(亩)

指标

本期

上期

增减情况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一、调查户实际经营耕地面积

  8387

 100

7387.5

 100

999.5

13.5

 二、秋冬播面积

6122.3

73.0

4587.3

62.1

 1535

33.5

其中: 冬小麦

5628.3

67.1

4094.3

55.4

 1534

37.5

      油菜籽

 418.9

 5.0

 377.4

 5.1

 41.5

11.0

2.2020年冬小麦实际种植增长显著。

202012月开展的秋冬播面积野外调查显示,冬小麦播种面积增长明显,秋冬播粮食种植面积4427.51亩,占全部调查地块面积比重为16.5%,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其中冬小麦面积4168.91亩,占比为15.5%,提高6.0个百分点。另据种粮大户典型调研显示,10个种粮大户户均冬小麦种植面积954亩,较去年同期增长33.4%。如吴兴区种粮大户孙梅金承包流转土地3000亩左右,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1800亩,比上年同期增加980亩,增长1.2倍;全市最大的种粮户朱建国承包流转土地为5000亩,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为4500亩左右,比上年增长了近50%

2020年湖州市秋冬播面积调查情况

指标

面积(亩)

占比(%

占比增幅(%

调查总面积

26829.45

  100

--

粮食面积

 4427.51

 16.5

 6.5

  其中:冬小麦

 4168.91

15.54

 6.0

       豆类

   254.1

 0.95

 0.6

       薯类

     4.4

 0.02

0.01

          其他杂粮

     0.1

    0

-0.1

三、当前湖州市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

结合2020年粮食生产特点,以及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湖州队调研走访部分种粮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部门,十四五期间湖州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仍需关注问题。

1.经营规模扩大难。农业生产和经营离不开土地资源,湖州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腹地,农经争地矛盾突出,近年来,湖州市大部分农业用地基本流转完毕,即便种粮大户有较高的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没有农业用地,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流转耕地难是调研中普遍反映的现实问题。如长兴县虹星桥思语家庭农场负责人反映,附近村庄集中连片的土地已经流转完毕,零星分散的土地又看不上,2020年经营土地1500亩左右,只比2019年增长了60亩,难以满足当前扩大生产的需求。

2.设施农业用地少。由于缺乏晾晒、仓储、加工的场地,或者场地面积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户希望获得设施农业用地指标,用于新建或者扩大加工厂房。据南浔区瑞乡家庭农场负责人沈瑞红反映,该农场流转耕地3700亩,年产水稻超过2400吨,加之代为其他农户加工稻米,目前5亩的设施农业用地捉襟见肘。

3.风险管控能力弱。农业生产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质量风险是影响粮食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盈亏与否,加之疫情影响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和缺乏统一标准的产品质量管控体系,粮食生产受多重风险挑战。据德清县岳云家庭农场负责人反映,今年其经营的2200多亩耕地受持续的梅雨天气影响减产较大,夏秋季节病虫害严重,不仅生产成本上升,销路也更加难以打开,由于产品质量都是自行把关,其自主品牌“岳云家庭农场”市场认可度有限。

4.人才人力资源缺。近年来,湖州农业劳动力结构性老化且逐年减少,不仅使得粮食生产雇工成本连年上涨,也面临雇工困难的局面,此外,由于粮食生产经营上基本延续了老路子,缺乏农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如德清县星晴家庭农场负责人反映,其子承父业,两代人从事农业生产39年,管理靠自己的摸索,也没有聘请技术型人才,子女不愿意再从事农业,转型困难,只能按照现有模式勉强经营。

四、相关对策建议:

1.整合现有土地资源。以行政村为单位,开展集体承包土地反包倒租,集中连片使用土地资源,推进已流入经营户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机制,有效释放土地转让潜力,满足种粮大户扩大经营规模需求。

2.科学规划设施农业用地指标。根据粮食生产户实际经营土地面积、经营模式、流转土地年限等因素,按一定比例放开设施农业用地指标,并以乡镇为单位,拓展仓储、运输、加工、经营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功能。

3.建立农业经营风险干预机制。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产品质量风险面前,加强风险预警、潜在风险干预、灾后救助等,帮助农户提高抗风险能力。

4.壮大农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粮二代”,鼓励有为青年、社会贤达回乡开展涉农涉粮项目创新创业,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区域化实现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机器换人”,进一步减少粮食生产成本。

 

(湖州调查队孙谋伟)

  国家统计局湖州调查队 地址:湖州市吴兴区金盖山路66号市民服务中心3号楼12楼 邮编:313000 电话:0572-2399269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43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