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解决13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鲜明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全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战略,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2012年至2021年,湖州粮食生产实现质的提升。
一、“十八大”以来湖州粮食生产情况
(一)粮食面积产量保持适度稳定
十八大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粮食面积产量保持适度稳定,2012-2016年湖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户对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高经济附加值的种植意愿明显提高,粮食播种面积150.83万亩下降至110.82万亩,粮食总产量从67.97万吨下降至48.15万吨。2017年以后,湖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恢复耕地和保障粮食生产的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生产能力等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0.51万亩,粮食总产量52.74万吨。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高,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二)综合单产全省第一
十八大以来,湖州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田间管理不断加强,单位面积粮食生产逐步恢复,2012年-2016年全市粮食综合单产从450.65公斤/亩下降至434.47公斤/亩,2017年-2021年全市粮食综合单产逐步恢复至437.64 公斤/亩。2021年全市粮食综合单产高于全省平均(411.17 公斤/亩)26.47公斤/亩,位居全省第一。
二、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
(一)加大惠农扶粮政策力度
十八大以来,湖州持续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发展粮食生产,把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种粮油大户实行直接补贴和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的“订单粮食”实行价外补贴等政策,并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确保有关资金真正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先后出台了《湖州市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施方案》、《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八条意见》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细化具体补贴措施及操作明细,让政策深入人心,提升农户种粮积极性。
(二)持续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十八大以来,湖州持续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支持弄毕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设立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专项,重点支持现代生物育种和智慧农机具装备研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聚焦农业数字化改造,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1%,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水稻叠盘出秧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引导和鼓励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和服务大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为种粮大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粮食公共品牌和团体标准建设,打造全省首个大米类区域公共品牌“全市好大米”,制定发布全省首个稻米团体标准,从稻谷种植、收储、运输、大米加工、大米产品、质量追溯等7个方面统一生产工艺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策划推出全市“浙里来消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系列推广营销活动。支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乡村创客。
(四)建立完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推动农业政策性担保,对为农担保比例达到70%以上且向农业主体收取手续费不超过1%的担保公司,按年农业担保日均余额给予分档限额补助。二是支持农业金融贷款,农村信用社等信贷投入向农民、农业倾斜,保证种粮大户的合理资金需要,解决种粮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贷款需求,并简化手续。三是加强农业救灾,每年安排农业灾害救灾补助资金和农作物、蚕种生产救灾与风险种子储备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