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调查分析
百年风雨砥砺行 物价变革谱新篇
日期:2021-12-08作者:

建党百年来,勤善和美的嘉兴人民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历了价格调控机制“控---放”的探索过程,实现了经济体制从“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的根本性转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嘉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调整物价的措施,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价格改革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价格运行机制,价格涨跌由大起大落趋于稳定与可控,价格指数已真正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动态反映嘉兴主要商品与服务的供求变化。

一、嘉兴居民消费价格概况

建党百年来,我国先后经历了多个物价变化时期。建国初期,稳定物价斗争的胜利奠定了我国物价长期基本稳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均由政府定价,价格指数基本处于半冻结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价格运行模式转变为由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价格运行机制,价格逐步放开。为切实反映价格波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的影响,1980年嘉兴开始实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采集、指数测算和对外发布工作。

调查数据显示,1980-2018年嘉兴市区CPI累计上涨5.18倍,年均涨幅4.8%。从历史变迁情况看,改革开放初期嘉兴市区CPI持续上涨,1994年推至最高,涨幅达24.6%1995年起涨幅逐步回落,1999CPI回落到最低点,当年同比降幅达2.7%,波动较大。2000年开始CPI波动逐步趋稳,年均涨幅仅为1.9%CPI总体呈上涨态势,仅有2个年份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与全省平均价格变动相比,嘉兴物价波动趋势基本与全省保持一致,但波动幅度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较为平稳。(见图1

 

 

 

二、嘉兴物价变化历经七个阶段

建党百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物价变化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分为七个阶段:

1.通货膨胀时期(1921-1948年),物价长期恶性飞涨。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掠夺和战争破坏下,旧中国的国民经济濒于瓦解。国民党政府一贯采取恶性的通货膨胀政策,用滥发通货来供应庞大的财政开支和帮助官僚资本掠夺全国人民。有人曾对这一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作了一个形象的刻画: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买黄牛2头,1939年可买猪1头,1943年可买鸡1只,1945年可买鸡蛋2个,1947年可买煤球1个,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只能买大米的千分之二点四五粒,即已成为废纸。在这长期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专搞投机倒把的商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物价基本冻结。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的“上海经济实验”拯救了濒临崩溃的上海经济,也给党和政府在生产资料管制、流通市场管制和资本管制方面提供了参考,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物价也趋于稳定。到1959-1961年,国家遭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大幅减产,物价经过了一次较为明显的上涨和下跌。1966年,十年“文革”动乱开始爆发,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物价基本冻结,违背了经济规律,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3.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4年),物价相对平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原则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价格改革开始推进,禽蛋蔬菜和部分工业小商品价格逐渐放开,农业和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农副产品、日用品等日益丰富,逐步达到了供需平衡,市场物价处于平稳发展期。这一阶段嘉兴的物价总体相对较低且比较平稳,市区CPI年均涨幅1.6%

4.价格改革起步时期(1985-1990年),物价呈“M”型波动上涨。1984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推向城市,价格改革向购销体制推进,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继续提高计划内生产资料价格,放开计划外生产资料价格,全面实行“双轨制”;二是初步放开生猪价格;三是改革粮食统购制度;四是分两批放开电冰箱、自行车、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等11种日用工业品价格;五是放开13种名烟和13种名酒的销售价格等措施。因此,这一时期嘉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68.3%,其中,1985年上涨14.4%1986-1987年分别上涨6.5%9.3%1988年同比涨幅跃升到21.4%。面对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急剧扩大的状况,19889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作为1989-1990年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中央开始实行压缩投资和控制信贷规模政策,冻结紧俏商品价格,价格改革进程放缓,1989年涨幅为16.7%1990年降至2.1%,物价涨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

5.价格改革纵深推进时期(1991-1997年),物价波动呈“倒V”形态。1991年起,价格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重在建立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1992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价格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是陆续提高了煤炭、原油、钢铁、铁路货运、平价粮油的价格;二是住房改革全面推开,提高房租价格;三是放开了指导性计划煤和定向煤、部分化工产品、统配玻璃、部分优质钢材和绝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等。随着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步放开,实行了近十年的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双轨制”基本停止执行,初步建立起了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一时期,嘉兴物价波动剧烈变化、急涨急跌,呈现“倒V”形态。1991-1997年各年份涨幅依次为8.1%9.1%20.3%24.6%15.2%8.2%0.3%,累计上涨104.5%

6.市场经济初步形成时期(1998-2009年),物价低位运行。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得到体现,除了部分资源类及垄断类产品仍然处于政府调控范围内,其他商品价格基本由市场自主调节,价格改革进入良性运行阶段。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中国经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消费市场低迷,物价回落。1998年、1999年嘉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下跌1.0%2.7%2000年后,随着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居民消费价格有所回升,但仍然较为低迷,2000-2006年嘉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涨幅为6.3%,年均涨幅仅有1.2%,期间嘉兴GDP年均增速超过12%,经济运行呈“高增长,低物价”的运行态势。在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的带动下,2007年、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3.7%5.2%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方针,嘉兴积极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同比下降0.9%

7.市场经济逐步完善时期(2010-2020年),物价平稳运行。“十二五”以来,价格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建立。嘉兴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价格改革涉及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养老、交通运输、旅游等九大重点领域,资源价格更加合理,服务型消费全面、快速增长,价格调控更加有力,物价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平稳的阶段。这一时期,嘉兴经济逐渐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嘉兴CPI稳定运行,十年来累计增长26.7%,年均上涨2.4%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 地址:嘉兴市中南大厦19楼 邮编:314001 电话:0573-82521477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43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