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8月3日,一大代表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了最后一天的会议。在这艘画舫上,“一大”审议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帆起航。“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这是我们党的根脉,红船精神在这里凝练、升华。嘉兴是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境内马家浜文化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春秋战国时期嘉兴为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秦时置县称由拳,三国吴时更名嘉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1800名全国名人中,嘉兴占了80余人;清代浙江共出进士2800多人,嘉兴就有695人;近现代涌现出王国维、徐志摩、茅盾、丰子恺、陈省身、金庸等名师大家,嘉兴的“两院”院士达到51名,可谓是英才辈出、风华绝代。嘉兴是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距离浦东、虹桥、萧山等国际机场均在1小时左右车程,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嘉兴“当好全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的重要指示,推进全市域一盘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嘉兴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圈定嘉兴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每年都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千名嘉宾云集乌镇。这既是互联网领域的全球盛会,也是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平台。承接大会红利,高质量建设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倍增,总量列全省第三。嘉兴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地。创新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扎实开展国家“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等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所有县(市、区)都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前40强,所有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都超过120万元、平均285万元,城乡收入倍差1.61∶1、全省最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嘉兴主动对标,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推动革命的红色、经济的蓝色、文化的青色、生活的金色、生态的绿色交相辉映,加快绘就“五彩嘉兴”的美好图景。
“五彩嘉兴”,最鲜艳的是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革命红色。嘉兴牢记守好“红色根脉”、赓续“红色血脉”的政治责任,大力弘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深刻内涵的红船精神,全面发挥红色资源育人、示范功能,讲好红船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创新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开展“七讲七比、争先攀高”行动,即突出“讲政治比忠诚,讲首创比能力,讲奋斗比担当,讲奉献比服务,讲标准比执行,讲规矩比作风,讲品牌比形象”,在各领域开展各类争创先锋行动。深入推进多党合作示范城市建设,深入实施清廉嘉兴建设,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巩固“秀水泱泱、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快把建党圣地打造成为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干部素质最过硬、政治生态最清明、科技人才环境最优越的党建高地,以红船起航地的“党建之窗”展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五彩嘉兴”,最活跃的是以创新开放为动力的经济蓝色。深入实施“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一体化”首位战略,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新增长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首位战略中的首位战略,深化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院地合作,积极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已集聚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等370多个创新载体。近三年,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和海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149名、国家级高端人才412名、博士2190名、硕士11292名、大学生超22.5万名,跻身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2位。R&D占比3.2%,列浙江第2;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16家,居浙江第3。坚持开放发展,致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近三年,全市新引进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8个,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158个,居浙江省首位;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居浙江省前3。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80亿美元,集聚了乐高、飞利浦、松下电器等84家世界500强企业的148个产业项目。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3000亿元。嘉兴港跻身全球百强集装箱港。
“五彩嘉兴”,最厚重的是以历史人文为积淀的文化青色。提炼形成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人文精神,大力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突出建设红色旅游标杆城市,精心打造新时代“重走一大路”,实景还原1921嘉兴火车站、宣公弄、狮子汇渡口、鸳湖旅馆等历史场景,开通南湖1921红色旅游列车;建成鸳鸯廊桥、子城遗址公园、南湖新天地、嘉兴文化艺术中心,实施大运河“一核十镇百项千亿”工程,以运河文化带为核心,以乌镇、西塘等大运河沿线14个古镇为重点,建设百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努力展现沿河生态之美、历史之景、人文之盛,把嘉兴打造成为“红船魂、运河情、江南韵、国际范”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图书馆城市总馆、镇(街道)村(社区)分馆,目前嘉兴每1.56万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充分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村书屋、城市书房等基层文化阵地,让人文书香飞入寻常百姓家。目前,嘉兴已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彩嘉兴”,最灿烂的是以均衡富庶为特征的生活金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典范”重要嘱托,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子。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同标同保。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3%,已达到联合国富足标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面实施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实现城市形象和品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任务。开展“筒子楼”“拎马桶”“城中村”“断头河”“四不带入”全面小康社会,1639户困难居民告别住“筒子楼”“拎马桶”的生活,中心城市“城中村”全部清零。开展“小区革命”,近三年完成516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6万户、51万人。开展“菜场革命”,累计完成13个农贸市场改造工作,全面提升环境风貌、设施功能。开展“公厕革命”,新建改建81座公共卫生间,打造43座“禾城驿·温暖嘉”城市驿站,把单一的公共厕所改造成为公共服务综合体。开展绿城花海行动,全市共打造各类公园308个,建成绿道1428公里。实施“暖巢行动”,对生活困难的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为低收入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已惠及2016户居民。改造一环四路,建设开通有轨电车和快速路,为改善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积极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深入推进微网格、微嘉园、微治理,开展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省级平安市创建实现“十六连冠”,获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夺得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
“五彩嘉兴”,最动人的是以秀水泱泱为基底的生态绿色。拥有近2万条河流、300万亩良田、120万亩湿地、50万亩水面的生态本底,正建设以南湖为中心、9条放射状河流为脉络的“九水连心”工程,重点打造“九水十八园三十六景”景观体系,高水平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近年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地表水市控断面三类水质占比从2012年的零提升到91.8%,饮用水源地水质实现100%达标。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8微克每立方米。以超常规力度补齐固废处置能力短板,生活垃圾处置基本实现日产日清,成为全省首个“垃圾焚烧处置县(市)全覆盖、垃圾处置零填埋”的地市。
面向新征程,嘉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三大历史机遇,处于“十四五”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要努力实现七个蝶变跃升、七个新跨越:实现城市能级的蝶变跃升,从“小康型”中等城市到现代化高品质大城市的新跨越;实现综合实力的蝶变跃升,从5000亿级到迈向万亿级的新跨越;实现开放水平的蝶变跃升,从长三角核心区地理中心到枢纽中心的新跨越;实现文化软实力的蝶变跃升,从历史文化名城到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的新跨越;实现生态建设质量的蝶变跃升,从补短板到创示范的新跨越;实现民生事业质量的蝶变跃升,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跨越;实现治理能力的蝶变跃升,从以人为主的传统治理到数字化整体智治的新跨越。面对新任务,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扛起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使命担当,持续擦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新增长极、绿色低碳循环城市、“互联网+”高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党建高地“七张金名片”,全面建设“五彩嘉兴”,奋力推动嘉兴蝶变跃升、跨越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