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丽水忠实践悟“八八战略”笃行“丽水之干”,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就业优先等政策,就业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全市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就业质量整体跃升。
一、劳动力资源不断变迁
(一)人口集聚效益显现,外来人口数量增加。
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流动高度活跃,人口向城市进一步集聚的趋势较为明显。八八战略以来,丽水立足生态立市,随着生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返乡及外来创业务工人员,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农家乐、民宿、电商等发展带动农民回乡创业,外来人口增长显著。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全市市外流入人口为36.92万人,与2000年(7.87万人)相比,增长了3.7倍。
(二)高等教育普及,学历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八八战略以来,丽水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九年义务教育推行、高中教育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举措,人力资源不断优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2276人上升到2020年的11748人,增长了4.2倍。
(三)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更加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水平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也导致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劳动力资源老龄化比重也不断加大。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年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共38.53万人,占总人口的15.37%,与2000年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即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国际标准,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二、就业质量整体跃升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显著下降。
二十年来,丽水经济实现从稳步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就业难问题逐步缓解,特别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以来,就业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全市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为142.02万人,比2007年(122.97万人)增长了15.5%;2021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6%,较2002年(4.20%)下降了2.64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三产业就业跃居首位。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20.3∶40.3∶39.4调整为2022年的6.4∶38.6∶55.0,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受此影响,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也由2007年的52.2:26.1:21.7调整为2021年的10.1:35.9:54.0,第三产业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就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三)参保人数显著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民生保障兜底力度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显著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196.60万人、36.02万人和88.61万人,较2002年(15.78万人、10.41万人、4.63万人)分别增加了11.5倍、2.5倍和18.1倍。
三、需关注的三方面问题
(一)劳动力人口红利已过高点。
劳动力人口红利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重要的促进因素之一,从历史数据来看,目前丽水劳动力人口红利已经过了高峰期。虽然我们把16周岁以上都看作劳动年龄,但65周岁以上人员限于身体状况、退休目的,实际参与劳动的比例已经不高。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20年丽水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8.7%,较2010年(71.4%)下降3.7个百分点,而2000年占比是69.5%。很明显,丽水16-64周岁劳动力人口红利已过高峰期,随着老龄化加剧以及出生率的下降,劳动力人口将呈下降趋势。
(二)劳动生产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当劳动力配置效率较高时,等量的劳动能生产更多的社会价值,即有更高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就业人员)。从历史数据来看,丽水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持续增长,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来看,2021年丽水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7.5万元/人、12.5万元/人和12.6万元/人,分别低于全省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10.7万元/人、18.1万元/人、20.4万元/人)3.5万元/人、5.6万元/人和7.8万元/人,丽水劳动生产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仍待优化。
结构偏离度(产值构成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就业构成比重的比值与1之间的差值)是度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或均衡状况。从历史数据来看,全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程度不断提升,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总体来看,丽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都未达到均衡水平,其中2021年三产的结构偏离度分别为-0.376、0.0390和0.0444,第一产业偏离度为负值,表明一产劳动力存在隐性失业,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偏离度为正值,说明二、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仍显不足。全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几点建议
(一)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支撑,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同时要逐步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隐性失业人员能放心地转移出来,逐步缓解农村的劳动力沉淀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培训和管理,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是要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进一步释放剩余劳动力,同时扩大第一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二是要加快促进制造业创新与转型升级。通过创新与转型,促进第二产业人力资本结构的转型,形成良好就业环境,打造吸纳高素质人才就业的蓄水池。三是要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实体经济复苏,不断提升就业吸纳能力。
(三)发展职业教育,推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劳动力素质适应本地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需要加大职业教育宣教投入,提升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数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劳动人口的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