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分析>>调查分析
打造共富之都背景下宁波居民增收趋势浅析——基于2022年一季度宁波居民收入情况
日期:2022-05-25作者:住户调查处 张璐璐

  今年以来,宁波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决扛起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历史使命,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但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一季度,宁波居民收入增速延续2021年以来持续趋缓的态势。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宁波居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收入增速有进一步回落可能,需引起各方关注。 

  一、一季度宁波居民增收概况 

  一季度,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79元,同比增速延续2021年以来持续趋缓的态势,仅增长5.8%,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和上年末(2021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别为16.3%、14.3%、10.5%、9.1%)。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03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5元,增长6.4%,农村增速高于城镇。 

  从年均增速看,由于疫情造成2020年一季度居民收入水平基数较低,因此,两年年均增速达10.9%,高于“十四五”时期7.7%的目标年均增速。剔除低基数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年均增速仅为6.6%,距目标年均增速有一定差距。可见,当前居民增收形势较弱,完成“十四五”时期居民增收目标有较大难度。 

  二、居民增收的有利条件 

  尽管当前居民收入增速趋缓,但政策制度、内外部环境等因素,仍为居民高质量增收提供有利条件。 

  (一)共同富裕战略助力居民增收 

  2021年以来,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发展共同富裕高度重视,对居民高质量增收有了更高要求。作为浙江省最发达城市之一,宁波紧跟省委省政府步伐,推出了《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积极谋划《宁波市“扩中”“提低”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对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出目标。日前,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印发《推进集体协商“凝共识 助发展 促共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从集体协商出发,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共富战略的持续推进,“共同富裕”这一发展目标深入民心,社会经济发展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发展壁垒 

  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使宁波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结点之一。在宁波的发展历程中,外贸出口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宁波抓住国外因疫情产能锐减的契机,出口订单需求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这为抵御内外部冲击夯实了基础。相对于需求较为旺盛的国际市场,宁波国内市场仍有较大扩展空间,而“全国统一大市场”战略恰好为宁波扩展国内市场、打通内外双循环提供了保障。当前,宁波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均较为成熟。统一大市场或先行的区域市场化发展,有助于宁波打破区域、市场分割,疏通制约双循环畅通的关键堵点。随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宁波地区的经济主体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整体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 

  (三)稳链纾困助企措施护航企业发展 

  为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助力工业企业稳产、服务业企业渡过难关,近日,宁波市紧跟央行、外汇局出台“金融23条”扶持政策的步伐,从稳链、纾困和助企三方面发力,提出了九个方面47条措施。一方面,通过“两减两缓两降一补”的普惠性措施,解决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生产成本、防疫成本增加的难题。其中,“两减”为减税费、减房租,“两缓”为缓交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两降”为降低企业用水用能成本和用工成本,“一补”为补贴企业防疫支出。另一方面,针对工业、餐饮业、零售业、文旅业、运输业、外贸企业、农业等七大具体行业,推出行业类纾困扶持措施,并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相关措施保障政策落地,千方百计利企、援企、稳企、安企,确保企业顺利度过“内外交困”的特殊时期。 

  (四)外部环境带来发展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疫情及地缘冲突对各个国家或地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部分经济生产活动停滞,同时反全球化力量逐渐冒头。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已拥有较为成熟的供需市场。在外循环趋缓的情况下,内循环依旧可维持各行业正常运转,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相对更强。同时,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生效,宁波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速高达56.7%。从国内环境看,近期,上海等周边省市防疫形势较为严峻,上海洋山港面临集疏运周转不畅、船公司调整挂靠航次的问题,对当地进出口造成一定影响。部分业务转移至宁波舟山港,拉动宁波地区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044.4亿元,首次超过3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0%。 

  (五)防疫政策更为精准灵活 

  两年多来,中国抗疫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已形成了以“动态清零”为主方针的防控措施。相较于抗疫初期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采取全域封控的方式,“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能更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感染人数、发病人数、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均能保持在较低水平;能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当前,全球疫情发展形势依然极为严峻,而精准灵活的防疫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此外,疫情防控工作跨省、市的区域协作配合,能有效促进防疫相关人财物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限度提高防疫效率,降低防疫成本。 

  三、居民增收面临的挑战 

  今年以来,宁波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加,居民稳定增收难度加大。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疫情发生以来,宁波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优良的港口条件,经济社会维持稳定发展态势,居民增收韧性较强。但经济运行中的外部冲击和风险挑战有所增多,提振经济难度逐渐加大,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二)疫情形势仍不明朗 

  疫情爆发至今已两年有余,但发展趋势仍不明朗,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尽管国内防疫经验证明,“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成本最小,效果最好,最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躺平”的防控措施,势必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必然存在。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资源、人口流动并未因疫情完全停滞。因此,在国际疫情形势明朗前,即使国内实现完全清零,也时刻面临输入风险,疫情对经济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 

  (三)企业利润空间压缩 

  一方面,经营成本上涨。受疫情和地缘冲突影响,原材料、国际物流价格明显上涨。1-3月,宁波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8.7%,其中,燃料动力类涨幅高达39.0%。此外,人工成本也有所上涨,一季度,宁波规上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同比增长6.9%。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下游需求疲软,企业订单不足。同时,本轮疫情严重冲击国内供应链,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国家,进一步造成国内企业订单需求减少。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9.6%,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低3.2和2.3个百分点,为2018年以来除2020年一、二季度以外的单季最低水平。 

  (四)就业质量有所下降 

  一是企业用工需求下降。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重点监测企业总用工需求4.7万个,同比减少23.9%;缺工率1.0%,同比减少1.0个百分点。二是薪酬增速放缓。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采取降薪或延期发放奖金等方式来减少经营成本。一季度,宁波规上工业企业劳动者报酬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19.8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三是工作时长增加。一方面,企业对未来形势较不确定,即使现阶段订单较多,也无扩招意愿,员工被动加班确保订单生产;另一方面,由于薪酬增长较慢,员工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的意愿加强。四是“双减”政策导致教培从业人员过剩,部分人员处于失业状态或转而从事其他行业,就业质量下降。五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调研结果显示,截至4月19日,已签订就业协议(合同)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仅为1.9%,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五)居民消费较为疲软 

  近年来,宁波经济在经历疫情冲击后持续恢复。但在复苏进程中,居民消费恢复进度相对较慢。一方面,疫情对居民旅游、休闲娱乐、外出就餐等方面的影响未能完全消除,居民在相关领域的消费水平仍低于疫情前水平。另一方面,疫情改变消费观念,居民消费趋于理性,尤其是对耐用品、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更为保守。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948元,同比增长10.0%,与疫情前的2019相比,年均增速仅为5.8%,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6.6%的增速。可见,居民消费意愿较疫情前更低;从社零总额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9%,延续2021年以来的持续回落态势。 

  四、促进宁波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多不利因素,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是建设发展共同富裕进程中始终不变的目标和愿景。为此,可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犹豫”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当前形势下,宁波应主动肩负起示范先行的使命担当,充分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以成熟的制造业体系为立足点,率先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扩展国内需求市场,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同时,借全国统一大市场之机,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堵点,弥补宁波经济发展中原材料、能源等资源不足的痛点。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宁波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动态清零”防控措施“不动摇” 

  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疫情防控工作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中需统筹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坚持“动态清零”是现阶段最有效,也是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疫情发展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因此,疫情防控措施在“动态清零”的基础上,需及时吸取防疫经验教训,因时因势作出调整。坚持以“快、准、狠”之势遏制疫情传播,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缩短疫情影响时长,尽快恢复居民生产生活。在完善防控措施的同时,需极力确保煤电油气运及民生物资的保障供应,确保疫情突发时居民生活安稳,疫情过后平稳复工复产。 

  (三)确保稳链纾困助企措施落地“不走样”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细胞,稳主体就能稳住经济基本面,因此,必须全面落实稳链纾困助企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加快政策落地,打通政企对接通道,做好相关配套,确保政策发挥实效。二是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推动政策深入民心,有效助力困难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达到“普惠性”效果。三是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深入基层调研,倾听企业和群众心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体现“针对性”效果。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条件,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巩固经济稳进提质基本盘。 

  (四)助力实现就业量与质双提升“不懈怠” 

  就业是保障民生的支撑点,提升就业质量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压舱石。一是强化稳企稳岗等就业保障政策。在现有基础上,提高缓交职工各类保险比例,降低用工成本,鼓励企业稳定用工规模。二是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加强校企合作,开设更多定向培养项目,同时设置更多实习计划,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经验,提升就业能力。三是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提高就业人员谈判能力和谈判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同时,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四是鼓励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出台直播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行业健康发展。 

  (五)促进居民持续提升消费意愿“不保守” 

  首先,消费信心提升的基础是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稳定居民高质量增收是确保居民提升消费意愿的根本途径。其次,确保疫情形势稳定,为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消费氛围。尤其是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领域,在疫情完全消除前难以恢复正常水平。再次,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无接触服务行业,扶持鼓励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宁波港口枢纽打造进口商品消费之都,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有力条件。最后,加强社会兜底,打消居民消费顾虑,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观念。 

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地址:宁波市和济街118号28楼
邮编:315040 联系电话:0574-8938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