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波全市上下深入开展“创新实干奋进年”行动,着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两重”“两新”政策落地,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健向好,居民消费支出实现平稳增长。
一、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472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和1.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1.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0140元,增长5.4%,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2和0.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6482元,增长7.1%,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7和1.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
(一)消费增速呈现逐季回落态势
自2022年末以来,除2023年一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外,宁波居民消费增速总体较为稳定(见图1)。从2024年情况看,一季度因上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偏高;上半年、前三季度消费增速逐季回落。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4.6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5百分点。
图1 2022年末以来宁波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变化图(%)
(二)居民人均消费率低于全省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运行稳中有进,宁波居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信心恢复明显,居民消费意愿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消费率为61.2%,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率为60.9%,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率为62.7%,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但从全省看,全体居民消费率在全省排名第10位,城乡分别排第9位和第10位,排位较为靠后(见表1)。
表1 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各市居民人均消费率情况(%)
|
全体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消费率 |
排名 |
消费率 |
排名 |
消费率 |
排名 |
|
全省 |
64.3 |
- |
62.1 |
- |
72.4 |
- |
杭州 |
64.6 |
5 |
63.8 |
4 |
69.7 |
6 |
宁波 |
61.2 |
10 |
60.9 |
9 |
62.7 |
10 |
温州 |
70.6 |
2 |
68.8 |
1 |
78.8 |
1 |
嘉兴 |
64.1 |
7 |
63.6 |
5 |
65.4 |
9 |
湖州 |
62.0 |
9 |
59.9 |
10 |
66.9 |
8 |
绍兴 |
63.7 |
8 |
62.6 |
8 |
67.2 |
7 |
金华 |
65.4 |
4 |
64.0 |
3 |
70.4 |
4 |
衢州 |
58.2 |
11 |
56.2 |
11 |
62.5 |
11 |
舟山 |
64.6 |
5 |
63.1 |
6 |
70.1 |
5 |
台州 |
65.9 |
3 |
63.1 |
6 |
74.3 |
3 |
丽水 |
71.1 |
1 |
68.6 |
2 |
78.1 |
2 |
二、居民消费结构基本特征
从消费结构看,前三季度,宁波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七升一降”态势。分城乡看,城镇呈现“六升二降”态势,农村呈现“七升一降”态势(见表2)。
表2 2024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居民八大类消费增长情况(单位 元、%)
指标 |
全体居民 |
城镇居民 |
农村居民 |
|||
绝对值 |
增幅 |
绝对值 |
增幅 |
绝对值 |
增幅 |
|
生活消费支出 |
36472 |
5.9 |
40140 |
5.4 |
26482 |
7.1 |
一、食品烟酒 |
10080 |
9.5 |
10563 |
9.5 |
8763 |
9.1 |
二、衣着 |
1674 |
8.8 |
1881 |
8.4 |
1112 |
9.1 |
三、居住 |
10419 |
0.8 |
11333 |
-0.7 |
7928 |
6.1 |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
1705 |
-0.3 |
1862 |
-2.1 |
1278 |
6.6 |
五、交通通信 |
5472 |
9.5 |
6333 |
9.5 |
3128 |
7.6 |
六、教育文化娱乐 |
3298 |
6.6 |
3751 |
5.8 |
2064 |
9.1 |
七、医疗保健 |
3284 |
1.8 |
2831 |
3.1 |
1537 |
-5.3 |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
1340 |
20.5 |
1586 |
21.3 |
672 |
13.9 |
(一)生活必需品消费占比提升
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衣食住行”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居住类、交通通信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为75.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比重为75.0%,与上年同期持平;农村居民人均“衣食住行”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为79.0%,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具体来看,食品烟酒、衣着、交通通信类消费受上年疫情防控转段造成的低基数影响,这三类消费增速高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占比提高;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购房、装修等大额消费减少,导致居住类消费增速低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增速,占比下降。
(二)恩格尔系数同比有所提高
前三季度,宁波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7.6%,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3%,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一方面,低基数使得上年同期恩格尔系数偏低。另一方面,前三季度,宁波市区粮食、蔬菜、水产品等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5%、2.2%、3.2%,一定程度上推动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提高。
(三)交通通信消费增长较快
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为5472元,同比增长9.5%,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5.2和1.4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为6333元,增长9.5%,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4.6和0.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交通消费支出为3128元,增长7.6%,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6.0和5.2个百分点。一方面,今年以来,新能源车企纷纷开启促销活动抢占市场,同时,购车补贴及以旧换新等活动,促使居民购车消费增长。宁波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57.5%。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旅游市场较为火爆,居民自驾游频次增加,拉动居民交通通信费支出增长。
(四)医疗保健支出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484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9.6个和30.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2831元,增长3.1%,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9.0个3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1537元,减少5.3%,增速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4.8个和24.5个百分点。一方面,2023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增速较高,造成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另一方面,甲流、乙流、支原体感染、腺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在进入夏天后逐渐减弱,居民就医、购买药物和防疫用品等消费支出有所减少,导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速回落。
(五)居民文教娱乐消费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宁波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为3298元,同比增长6.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为3751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为2064元,增长9.1%。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文教娱乐消费持续稳步增长,外出旅游成为居民周末及假期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宁波全市全域游客突破830万人次,同比增长97.2%,实现旅游总收入91.3亿元,较2023年增长90.9%;“五一”假期,全域游客达719.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实现旅游总收入86.4亿元,同比增长14.1%。据近期开展的调研结果显示,暑假期间已经旅游过的受访者占比为74.8%,有旅行计划但还未出行的受访者占比为5.3%,超八成受访者有出游意愿。尤其是8月份,居民出行热情更为火热。此外,线下演艺活动、博物馆展览、观影等也受到居民热烈追捧,部分活动的门票一票难求。
三、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增长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保就业促增收,全面夯实消费基础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只有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有效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一是坚持促进产业发展保就业。在加快引导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强化中小企业的发展帮扶,加大财政纾困力度,稳住市场主体和预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就业质量。二是继续增加优质岗位供给。结合宁波产业结构实际,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培育更多高技术水平、高薪酬收入的工作岗位;同时,关注中低收入者群体就业情况,提供更多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增收。三是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按照市场导向培训企业急需的、市场急要的技能人才,特别是加大对灵活就业人群、低学历人群、低收入群体的技能培训支持力度。
(二)持续优化消费市场,全力释放消费潜力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变,及时优化消费市场结构,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途径。一是打造新型消费热点。以品质化、品牌化消费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加强耐用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力度,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二是加大促进消费力度。充分发挥商业综合体、夜市经济圈的带动效应,做大做优品牌经济,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三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继续完善物流配送网络,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便利性,提升居民消费体验;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监管效能,依靠市场化手段实现动态监管,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服务质量。
(三)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全域提振消费信心
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活力之一。提供适应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品和服务,是提振消费水平的动力源泉。一是优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民生兜底保障力度,切实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减少居民心理焦虑,让居民消费更有底气。二是支持引导提振消费信心。保障物价长期平稳运行,推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稳定社会预期;持续加大发放消费券、降低消费利率、减免税费等刺激性政策力度,发挥民生政策撬动效应,不断激发各类经济主体、居民消费信心和潜力。三是深化实施区域差异化策略。根据市区、县城以及农村地区的消费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制定出台差异化的促增收、强消费的政策,激发全市各地居民消费市场活力。四是继续加大各类促消费政策的实效性研究和监测,积极优化落实提振居民消费针对性举措,如根据居民针对需求,就近发放消费券、合理设置兑换时间等,增强居民消费服务体验感,让消费者获得更多安全感、满足感,以全面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