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调查分析
2019年衢州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调研报告
日期:2020-03-09 作者: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也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为更加清晰地了解衢州市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情况,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柯城区45户农民工家庭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调研显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面临生活娱乐单一、住房保障压力大、农村权益难放弃等现实问题。 

  一、受访农民工基本情况 

  (一)从年龄分布来看,40-49周岁占比最高,为48.9%,其次为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以后出生,40周岁以下),占比为33.3%,50周岁及以上占17.8%。  

  (二)从受教育程度来看,44.4%的农民工拥有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文化学历,46.7%的农民工完成了义务教育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 

  (三)从户口登记地来看,主要以本市农民工为主。农民工户口登记地在本县(市、区)其他街道(乡镇)11.1%,本地(市)其他县(市、区)71.1%,本省其他地(市)的占2.2%,外省15.6%。 

  就业情况 

  农民工来到城市最最基本的动因就是找工作,就业情况决定着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在目前就业状况中,以工资性就业(雇员)为主,占60%,自我经营和未从业各占20%。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比分别为22.2%、27.8%以及11.1%,另外还涉及建筑业等行业,但人数占比均在10%以下。 

  (一)工作条件逐步改善。受访农民目前工作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共占36.1%,2018年提高0.5个百分点。在工作时间方面,每周工作6天的占多数,有66.7%,较2018年增加4.5个百分点;每周七天都工作的有8.3%,较2018年下降5个百分点。农民工每天工作的时长,绝大多8-9小时。 

  (二)工资性就业者待遇有所提高。被访农民工平均每月现金收入是4259元,同比增长2.7%,半数以上单位或雇主提供免费的工作餐或伙食补贴。从收入水平满意度看,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共占29.6%,表示一般的占59.3%,不太满意的占11.1%。不满意的占比较2018年减少2.2个百分点。 

  (三)自我经营者以家庭经营为主。被访的部分农民工参与过经营活动,但经营初始投资体量较小,投资额主要集中在10万元及以下,最高为40万元,初始投资的主要来源均为自筹,参加经营活动的人员除了本人外,其他均为经营者的家人。同时也因经营规模不大,较少有经营者接受过政府的创业指导、咨询和帮助。 

  (四)劳动权益保护意识增强从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状况看,63.0%的就业者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合法的劳动合同,较2018年提高3个百分点,签订合同的期限主要集中一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两种。从单位是否给农民工上五险一金来看,近些年,农民工的参保意识和用工单位的劳动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民工在务工地参加保险的比率有所上升,半数以上农民工的用工单位为其上齐了五险。  

  三、社会融入和居住生活情况 

  (一)社会参与程度较高。调查显示,农民工能较好的融入当地。从人际交往来看,除家人外,业余时间和当地朋友在一起的占57.8%,与老乡一起的占20%,与同事(不含老乡)一起占7.7%。从社会参与来看,66.7%的受访者表示参与过社区组织的活动。 

  (二)居住生活满意度提高,定居城镇意愿较农民工对目前居住条件和生活满意度分别为44.4%和48.9%,较2018年分别提高4.4和2.2个百分点。居住房屋中,拥有取暖、洗澡设施占九成以上,配备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均占八成以上,五成以上拥有汽车;受访的进城农民工已定居的占40%,有定居意愿的占33.3%,这两类人群中,定居地首选现居住城镇。 

  四、需关注的问题 

  (一)娱乐活动较单一。外来农民工的娱乐活动思维方式还未充分向城镇转变,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主要业余时间用在家休息、照顾小孩、做家务和看电视,围绕着家庭而动,而参与读书看报、学习培训和文娱体育活动的很少,三项活动合计仅占2.8%。 

   

  )住房障碍压力大。目前面向低收入居民的廉租房制度普遍是为了保障城镇低收入职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距离普遍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住房的保障政策还有艰巨漫长的过程。现在农民工好多都住在工棚、集体宿舍或条件较差的出租屋里,所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问题迫在眉睫。虽然部分农民工因起步早,已经通过购买商品房解决在城市的定居问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新生代的农民工因高房价的问题难以在城市长期定居。农民工受限于城镇较高的生活水平,日常开支结余的存款与城镇房价之间仍有较大差距48.3%的受访农民工表示高房价是定居城市的最大障碍。 

  (三)农村权益难放弃。调查显示,在户口迁入城镇一项中,近八成农民工目前表示不愿把户口迁入城市,农村户口拥有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和特殊的亲情文化,这些都是农民放弃农村户口的现实因素。 

  五、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的建议  

  (一)探索农民工城市就业支持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以扩大就业为前提。一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撑起农民进城庞大的就业需求,探索农民工用工补贴、财政倾斜等鼓励政策,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二是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加大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三是继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合理加薪,保证农民工生活水平的改善。 

  (二)积极推进农民工安居工程。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房工程建设,扩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覆盖保障范围。采取租、售、补等多种保障方式互补,实现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覆盖和无缝衔接。不断放宽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门槛和覆盖面,在配套比较成熟的地区选址,提高保障房的利用效率,以吸引文化程度、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或某方面有特长的外来农民工来工作。 

  (三)丰富农民工文化娱乐生活。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收入问题,更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方面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暖心 点亮生活”关爱特殊群体、“文化三送一走”等系列活动的有效供给,吸引农民工主动参与,改善农民工“干活-吃饭-睡觉”的单调生活。另一方面激发农民工自身文化创造潜能和活力,善于发现农民工中有一定文艺才华的人,调动其积极性,培育农民工中的文化带头人,带动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其中,加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实现真正的市民化。 

  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 地址:衢州白云中大道37号市级机关综合办公大楼16楼 邮编:324002 电话:0570-3082278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版权所有 浙ICP备150436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