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衢州市制造企业春节后复工返岗情况,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于1月28日对11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开门红”助力企业有序复工,企业用“薪”用“情”留工稳产,98.5%的员工已返岗,一季度经营预期较好,但招工留工难等困难仍需关注。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的11家企业均为正常用工人数在500人以上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4家,中型企业7家。涉及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行业。
(一)“开门红”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员工返岗率高。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后,部分外地员工准备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这对企业留岗稳生产提出了挑战。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稳工稳产工作,衢州市于12月底出台了《衢州市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助力2023年“开门红”六条政策》,政策从鼓励留岗、引导返岗、加大招引、加强劳动权益保障等多方面助力企业有序用工,强化元旦、春节期间企业用工保障。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以破解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次调研显示,调研企业均按计划有序开工,其中元立等3家企业因生产需要春节期间一直保持生产经营,开山等5家企业初七开工,仙鹤股份等3家企业初八开工。11家企业中,10家企业春节放假时长与往年相同,1家企业较往年增加了一天。截至2月28日,已经开工的8家企业平均返岗率98.5%,其中7家企业的返岗率接近100%。
(二)用“薪”用“情”留工稳产。衢州市工会组织开展“十送大礼包·明天会更好”活动,免费开放工人文化官、职工书屋等职工文化服务阵地,联合衢州文旅等部门推出留衢过年外地职工春节期间享受14个核心景区免费游活动等,让广大外地职工过上一个安全、健康、祥和的新年。调研显示,63.6%的企业出台了鼓励外省员工就地过年的措施,企业用“薪”用“情”留住外地员工实现稳定生产。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外地在衢过年的员工制定了三倍工资福利、新年现金红包、每日出勤补贴、额外稳岗补贴等福利政策,按照政府和企业相关政策,春节上岗人员出勤天数达标的员工,每人可以领到福利和补贴共计约4300元。此外,该公司节后也将给予过年留衢外地员工返乡探亲假,报销路费并予以带薪休假,让坚守一线的员工更有获得感。该公司外地员工占比75%以上,超过450名外地员工选择留衢过年。
(三)一季度订单和生产经营形势预期较好。近年来,衢州市践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工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2022年度衢州市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609.71亿元,同比增长9.6%。调研显示,36.4%的企业预计今年一季度生产经营形势较去年相比会比较好,45.5%预计差不多,18.1%的企业预计有所下降。从一季度订单情况看,45.5%的企业预计今年一季度订单情况有一定增长,27.3%的企业预计持平,各家企业经营情况总体呈向好态势。
二、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一线员工缺口较多。调研显示,11家企业中有7家存在缺工问题。从工种看,一线员工缺口最明显:4家企业缺口在10%以下,2家缺口在10%-20%,1家缺口大于20%。专业技术人员方面,3家企业缺口10%以下,3家企业缺口在10%-20%。另外,有5家企业反映研发人员缺口10%以下。如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由于企业产能扩大,一线员工缺口较大,去年通过劳务中介招聘了200多名员工,目前仍有一条生产线因员工不足暂未投入生产。
(二)“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仍然存在。调研显示,63.6%的企业招工存在难度,而问及存在难度的主要原因时,71.4%的企业选择了高学历、高技术等特需人才紧缺,57.1%的企业选择了符合岗位要求的应聘者不足,42.9%的企业选择了周边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工作环境不理想。多家企业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反映,虽然通过校招、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多种途径进行招聘,应聘人数仍旧有限。某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员反映除薪酬外,员工也很重视企业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子女教育和房价等因素,造成企业“留人难”。某新能源有限公司反映年前有100多名外地员工办理了离职手续,大部分离职员工打算回乡工作或者跳槽。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反映去年通过劳务中介招聘200多名外地员工,目前仍在岗的只有1/3。
(三)小微企业外地员工不能享受“新衢州人”温暖礼包。“新衢州人”温暖礼包发放对象是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县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022年度建筑业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含园林绿化企业)中非衢州户籍并在衢过年(即2023年1月21日—2月5日期间在衢)的外地员工。调研过程中有外地员工希望政府能扩大政策覆盖面,让小微企业的外地留衢员工也能享受留衢过年福利。
三、对策及建议
(一)期盼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招工吸引力。一是加快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解决企业员工住房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外来员工同城化管理服务机制,推进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待遇同城化。健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保障机制,扩大基础教育供给,努力做到“应学尽学”。三是提升生活配套服务。支持商超、餐饮、文娱、体育、快递等业态进开发区(园区),提高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支持企业自建医务室、托管班等配套设施。
(二)期盼进一步拓展招聘渠道。一是拓展引育协作区域。进一步扩大与中西部省份合作,建立重点区域招引网络。与中西部劳动力较富余的地区建立长期劳动力输送机制,从源头上保证企业用工的供应。二是健全市场化引育体系。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民办院校、劳务经纪人、村集体、在职员工等驻点招工、委托招工、教育招工的奖励力度,鼓励以亲带亲、邻带邻等形式招引员工。
(三)期盼加快技术设备升级。要想彻底摆脱用工短缺的困境,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必须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应抓住机遇,加快技术改造和自动化设备升级,增加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从根本上决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