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心理学研究,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调查的各个领域,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时最常用的一种工具。长期以来,问卷调查已成为统计调查部门获取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问卷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迅速,问卷星、百度问卷等网络问卷服务平台推出的问卷调查产品,具有门槛低、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各行各业收集获取信息资料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统计调查部门直接调查采集数据受限的情况下,网络问卷调查在各地统计调查部门中被广泛运用,为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虽然网络问卷具有传统问卷调查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作为专业权威的政府统计机构,需充分认识到网络调查问卷在专业性、权威性、安全性上存在的不足,在利用网络问卷开展调查时,要做到科学、合理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网络问卷存在的不足,切实保证调查质量。
一、网络调查问卷的主要优点
(一)门槛低效率高
相比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门槛更低,效率更高。像问卷星、百度问卷等网络问卷服务平台推出的问卷服务产品,在问卷设计、问卷投放、进度监测、问卷回收及数据分析环节都提供了模块化的服务,即使是不具备统计专业基础知识的用户,按照问卷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操作,2-3小时便可完成问卷的设计和推送,而且省去了问卷发布者自行录入数据、开展数据分析等环节,有效提高了调查效率。
(二)网络问卷成本低廉
传统问卷调查,需印刷大量的纸质问卷,印刷成本较高,且在安排调查员开展现场调查时,也会有相应的调查成本发生(交通费、伙食补贴等)。而网络问卷由于没有实体印件,不存在制作成本,且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将问卷发送给调研对象,也不存在推送成本,因此网络问卷基本上是零成本。
(三)网络问卷私密性强
在开展传统问卷调查时,调查对象要直接面对调查员,因此在填报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收入、利润、对政府相关政策及政府效能的评价)时,可能会有所顾虑,不能真实填报和客观评价,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真实性。而网络调查问卷,通过直接推送到调查对象的电子设备终端,调查对象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安排答卷时间,并且不用面对调查员,有相对私密的填报环境和充足的思考时间,有助于调查对象反映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愿,从而保证调查质量。
二、网络问卷调查存在的不足
(一)样本代表性不够
一是电子终端设备和网络的普及率在不同人群、区域之间的差异,将会影响到网络问卷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需要被调查对象拥有电子终端设备(手机、电脑)、通畅的网络和使用电子终端设备的能力,目前我国网络、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率尚未达到100%,从而影响网络问卷的代表性。如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以及偏远没有网络的农村地区,无法采用网络问卷开展调查,导致样本结构不全。二是网络调查问卷精准投放难,影响样本代表性。由于网络问卷推送快捷,一般通过QQ、微信等第三方应用进行推送,有时为了满足调查样本量,需要通过多个层级扩散,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通过网上转发,可实现调查问卷的跨区域传播和填报,导致调查样本超越调研需求的范围或者数量。虽然各级统计调查机构在运用网络问卷开展调查中采用设置“答题密码”、利用网络问卷后台填报IP筛查等方式进行样本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难以做到样本的精准投放(特别是需要多层级转发问卷时,“答题密码”难以做到精准发放,加之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导致较难通过IP筛查对样本有效性进行甄别),从而影响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二)网络问卷调查的权威性不够
由于网络问卷调查具有使用门槛低、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各行各业使用者的青睐,被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因此导致网民对网络调查的参与度下降,特别是当前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网络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不断增多的网上调查排斥度随之增强。加之,部分网络问卷服务商和第三方平台在问卷结束后采用抽取红包等形式,进行相关产品推广,商业氛围浓厚,影响调查对象的参与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专业权威的政府统计部门,运用网络问卷服务商提供的产品开展网络问卷调查,专业性和权威性将受到影响,调查对象有时候会将统计调查部门开展的官方调查误以为是商业调查,出现拒绝调查或者敷衍填报问卷的现象,从而影响调查质量和调查的权威性。
(三)网络问卷的保密性不够
《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依法保护调查对象的隐私是《统计法》对各级统计调查机构的强制性要求。目前国家统计局尚未开发推广应用专属问卷设计推送平台,各级统计调查部门在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时,多采用问卷星等商业问卷服务平台,最终调查结果须通过问卷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进行传输、存储,在问卷调查中收集诸如调查对象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存在泄露和被商业应用的风险。
(四)网络问卷调查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网络问卷调查实现精准投放难,且问卷填报无需调查员进行现场监督,因此调查问卷存在被代填或由不相干人员填报的漏洞,从而影响调查质量。调查员也无法及时对被调查者进行填报指导和开展扩展性询问,无法得到更多问卷以外的相关信息,影响调查的深度和质量。另外填写问卷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质量完全取决于填写问卷人员的素质及对待问卷的态度,且由于没有调查员在现场,无法像传统问卷那样通过侧面询问或反复追问等方式来保证问卷填报质量。
三、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开展问卷调查的几点建议
(一)合理选用网络问卷调查,发挥网络问卷调查优势
网络问卷调查并不合适所有专项(专题)调查,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确定是否采用网络开展问卷调查时,因充分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调查委托方或组织方的层级(是中央、省级,还是市县一级?);二是调查性质(是政策性调查,还是商业性调查?);三是调查内容敏感程度(是否涉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等);四是调查对象的特殊性(调查对象是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等)。我们认为,就调查层级而言,中央、省级党政群部门安排或委托的专项调查或社会测评,原则上不使用网络问卷调查。就调查性质而言,政策性专项调查一般不使用网络问卷调查。就调查内容而言,涉及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内容的专项调查(如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调查、公众环境满意度调查、新时代中共党员满意度调查等)一律不得使用网络问卷调查,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调查,也不宜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就调查对象而言,若调查对象大多为残疾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等,一般不采用网络问卷调查。除上述情况不宜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外,其他方面的专项(专题)调查一般都可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因此,只有合理、科学、正确选用网络问卷调查,才能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调查准确等优势。
(二)整合网点资源,强化过程管控,促问卷精准投放
目前,基层统计调查机构各专业都建立了完善的调查网点,形成了省——市——县——镇——村——调查员(辅助调查员)的调查体系。因此有必要整合各专业的网点资源,建立完备的调查样本库,在开展网络问卷调查时,充分依托调查网点抽选调查样本,再由各级调查员通过网络实施对样本的精准推送。对于不具备网络问卷填报条件的抽中调查对象,还可以由调查员携带电子设备到现场,协助指导填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各级调查员的管理作用,加强对调查问卷填报过程的管控,比如问卷推送、催报、相关问题的核实等,有效化解网络调查问卷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网络问卷调查质量。
(三)开发专属网络调查平台,树立统计权威
建议国家统计局在现有联网直报平台基础上,拓展功能,构建网络问卷调查平台,为基层统计调查机构提供模块化问卷设计、问卷-二维码转化、进度监测、数据分析服务等功能,同时增加电子印章功能,满足基层对便捷、高效、安全开展快速调查、调研的需要。进一步防范调查数据泄露风险,提高调查数据质量,树立政府统计调查机构依法、专业、规范开展调查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统计权威,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
(四)科学合理设计问卷,有效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在接收到调研、调查任务时,对需要了的解情况和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评估,如需收集敏感信息,须进行脱密处理。如设置问卷编号实施精准投放,问卷号码和自己掌握的调查样框一一对应,以此代替对诸如手机号码、单位名称等敏感信息的收集,切实降低数据、信息泄露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自贡调查队)
国家统计局台州调查队 地址:台州市行政中心2号楼5楼
网站标识码:bm36000046 ![]() 浙ICP备17023767号-6 网站主办单位: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 邮编:318000 联系电话:0576-88512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