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法署名文章】孙宏豪:格物致知与民共情 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

来源:     时间:2025-02-12

   国家统计局永嘉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  孙宏豪

  格物致知,意思是推究事务的物理、事理,探究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发展规律和变化规律,从而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与统计调查求真务实的理念一脉相承。《统计法》自1983年12月8日颁布以来,历经1996年5月15日、2009年6月27日、2024年9月13日三次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格物致知的新历程。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统计人员,在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的过程中格物致知,提升与人民群众共情共鸣的能力。 

  把回应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严防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从格物的初心来看,新修改《统计法》主要是为了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营造良好统计生态。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严重违背党实事求是路线,损害政府公信力,实事求是开展统计调查是人民群众最大呼声。新修改《统计法》牢牢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新增“加强统计监督”,新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纳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责任范围,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统计工作的考核管理,依法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追究法律责任。”明晰政府部门职责。 

  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追求,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格物的过程来看,统计调查需要树立系统思维、创新思维,面对新经济、新形态,学会采用新技术、新思维,以保障统计资料、统计数据科学准确。一方面,新修改《统计法》贯彻与时俱进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转化与运用作出规定,新增推动统计台账电子化、数字化、标准化表述。另一方面,新修改《统计法》推进调查制度改革创新,健全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新增国家实施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统一核算等有关内容,为促进统计制度方法更加规范完善、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标准,保障群众知情权、隐私权。从格物的目标结果看,新修改《统计法》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统计保障。新修改统计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的职责,并规定了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即明确统计信息的共享范围、标准和程序。”该条有利于提高统计资料利用效率和政府统计整体效能,减少重复交叉检查和减轻统计调查对象负担,也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将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的保密范围扩大至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这就要求每位统计人员严格履行保密义务,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全流程保管统计调查资料,对知晓的信息做到不泄密、不传密、不失密,切实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 

  万物人为本,万事民为先。基层统计部门、统计人员在学习贯彻新修改《统计法》过程中,在格物致知的统计调查中,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受以及行为的整个过程,一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头学习好、运用好、遵循好新修改《统计法》,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以更高标准打造人民满意的统计服务,提供群众满意的统计调查产品。